<div>
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:<br /> Media and the Urban Arts
</div>
<div>
[美]戴安娜·克兰
</div>
<div>
2021.7.7
</div></p>
文化生产是指运用文化资源,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。文化生产具有二重性:一方面,它和其他生产一样,是经济行为,具备商业性质和特征;另一方面,文化生产是把人类的思想、认知、观念、情感等作为生产内容,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和传播工具。
戴安娜·克兰所著的《文化生产:媒体与都市艺术》考察了二战以来的文化生产性质的转变及其发展趋势,分析了媒体娱乐表达的种类的意义和意识形态,以及这些内容怎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。书中使用了大量的流行文化与艺术社会学、传播学、文学批评、电影研究等相关理论与文献,集中对都市文化进行了分析,作者表示,她关注的是文化产品。她所指的文化产品既包括批量生产的艺术品,也包括电影、电视、文学、音乐等表演或展示给受众的文化内容。全书首版于1992年,并且是以电视媒体作为当时的新媒体作为分析,但其中的理论观点直到现在读来依旧很有启发。
在当代社会,公众往往接受媒体所呈现的社会现实,因此,当代文化实际上就成了“媒体文化”。对于文化生产者来说,如何构建媒体的内容是文化生产最重要的部分。克兰在书中分析了“媒体文化范式”中最有用的一种模型:构架新闻。“新闻故事是以影响公众领会其内容的某些方式被构架出来的”,新闻不是不偏不倚、反映真实事件的,恰恰相反,新闻正是选择了表现某些,舍弃了另一些,通过强调争执和冲突,将信息强加给受众的。
我们既是文化生产者,也是文化消费者。对于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理解,也就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基本理解。但我们根本无法想象,所谓的独立思考,不过是媒体操作信息后的结果。从前,克兰讲述的是电视、报纸、杂志,而在当下互联网,起到这种操纵信息作用的,是微博、微信公众号上的大V和自媒体,它们使用的方法和从前如出一辙,使用易于理解的语言,用特定方法来呈现信息,人为的制造着信息不对称,同时,媒体会使用一些技巧,阻碍对立观点赢得共识:强调个体的重要性;掩饰或隐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真实性质;强调社会问题的个体而不是集体解决办法;兼收并蓄各种对立的或有分歧的观点,从而缓和它们之间的差异;通过掩饰社会阶层的真实关系,提供一种社会和谐的幻象等。
不仅在传达信息上使用了“构架”的方式,对于文学、影视作品的传播也同样使用一系列的“套路”,历险故事、言情故事或者电视情景喜剧等类型化作品,都是在套路的基础上形成的,其中最著名、最有成效的,无疑是好莱坞的超级大片套路。如前所说,“媒体文化范式”是一种文化生产方式,那就一定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和传播工具。当我们在看好莱坞大片的同时,都是在重新确认一次美国文化的信仰和价值观。这就是文化生产经常被忽略的意义。
印刷时代媒体时代,由于不同的读写水平,造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内容的接受程度不同。而当下已经是网络媒体的时代,相较克兰阐述电视的媒体时代,媒体内容的易接受程度又更进了一步。无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如何,都可以接受到相关的信息,而且网络时代的媒体互动性更强,不同群体都可以可以发出信息,从而瓦解了印刷时代对信息的权威控制,实现了一种相对自由。
虽然网络媒体上的文化生产不仅在生产效率上有了长足的进步,对于信息的精准传达也是过往媒体无法企及,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新兴的方式就毫无弊端。网络媒体的文化生产加剧了“信息茧房”问题,一方面是由算法推荐引发的,根据用户的内容喜好、历史浏览、使用习惯等为用户持续推荐内容,容易造成用户观看内容同质、单一的问题,让用户很难获得新内容。另一方面,不同的阶层背景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偏好,在当下社会,其表现是不同的兴趣圈层,并且互联网创造了一种单一的文化活动场所,例如B站核心用户对于内容破圈,引发的新内容和新人群的加入,是反感和厌恶的,在这样一种文化生产环境下,文化偏好容易升级为文化偏见,从而出现自我封闭的二元观点现象,从而变成信息茧房的另一种表现方式。
在文化生产受到资本影响的当下,如何平衡媒体与都市艺术之间的关系,有效引导新的信息升级与消费需求,同时,避免信息茧房等不良影响,也许是当下最大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