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tus
当下的心情:
办公室的氛围的确和我之前在的公司不一样,感觉很少有嘻嘻哈哈聊天的感觉,大家就是埋头敲电脑,不断的开会开会…
到了晚上快10点还没人下班,不知道是因为我还没开始进入状态知识这就是正常的状态,总之我熬不住,赶紧溜走了。
Web Clip
1. 写作的诀窍-单线结构叙事
技术写作的首要诀窍 是什么。很简单,就是一句话:文章采用单线结构。
所谓”单线结构”(也称”线性结构”),指的是一篇文章只说一件事,按照线性顺序进行叙述,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、平铺直叙、层层递进。
写一些简单的单结构的文章,总是显得太多, 现在一篇文章中夹杂太多内容,无从下笔,觉得不够完善
2. 关于开会
贝索斯的演讲 ,关于为什么写文档而不是写PPT,感觉是字节卷文档的源头,但空有其形也是不行的呀。
- PPT 的设计目的是说服,这是一种销售工具。但是在公司内部,你想要的是真相,而不是业务主管的推销。
- PPT 的缺点是,它对作者相对容易,对观众来说却很难抓住要点。备忘录正好相反,你可能需要两周的时间,先写出初稿,然后再重写,不断加工,确保你的文字是准确和可靠的。观众半小时的阅读就能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,也看得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熟悉程度。
- PPT 演示过程中,主讲人也许会根据现场情况,临时决定隐藏或修改一些讲法。备忘录就没有这个问题,主讲人必须事先给出完整描述,你更能了解他的真实想法。
3. 上海的互联网公司
一个 有意思的观点 :
作者还是蛮主观的,不过有时候看B站视频和小红书下面的用户评论,的确能让人血压上去,还有短视频算法会伤害大脑之类的说法,世界热热闹闹,最后变成啥样,的确只能拭目以待。
4. MBTI性格测试像星座运势一样不靠谱
MBTI(Myers–Briggs Type Indicator)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性格测试,从韩国的综艺,中国的社交媒体,欧美的meme,随处可见。
我倒是就一直觉得MBTI和星座一样不过是谈资话题而已,见面如果觉得要尬聊,就需要一些这样大家很容易有认同感但又没啥实际意义的东西,大家题目一做,结果一讨论,两个小时就过去了。
City
1. 上海
朋友住的酒店是一家正宗的青年会建筑改建的酒店,基督教青年会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青年组织了,简称是YMCA,大楼在新世界隔壁,已经修建了有90多年,最近一次装修应该是在2008年左右,我走进大楼的感受却觉得很明显是一种上世纪的装修风格,有点像去年上海电影节时候去的上海科技影城那种老国营的感觉。
一路到外滩源去吃新荣记旗下bistro荣记95,菜式主打台州小海鲜,在台州吃的沙蒜豆面,到上海变成了黄鳝豆面,还是有点难以接受的。味道比在台州吃的差点,但整体上还不错。朋友说川菜就不像新荣记这样能做出一个高端精品品牌,大家都只是在赚自己的钱,没有要把菜系发展起来的意思,这何尝不是当下文化发展的缩影呢。
饭后沿着外滩源绕道苏州河与外白渡桥,过半岛饭店,外滩建筑群每一次看到的都觉得有点不一样。
2. 深圳
很久没来深圳,上一次似乎是5年前去腾讯面试,想从上海跳到总部,最后收到了offer,但选择了另一家公司。
刚下飞机穿了一件大衣,走在街上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热还是南山这里的风格,好像没有人穿大衣,格格不入,有穿羽绒服的、短袖的、卫衣的,深圳人的冬季穿衣似乎很难达成一致。
在车上看了一会书,所以没怎么注意看外面的景色,也不知道现在深圳变成了什么样子,很难有什么对比的想法,因为之前的印象都模糊了。
还是在南山区,深圳大学旁边,离腾讯的滨海大厦很近,但几年前来的时候都是围绕着科兴科学园打转,第一次住圣淘沙酒店觉得腾讯的福利待遇真好。
现公司的办公楼在深圳排名前10的超高层摩天大楼,大约50多层,不知道是楼宇设计的问题还是公司制度的问题,前往50多层要先到B1再到30多层换乘。
好了,大型写字楼不仅需要排队坐电梯,还需要在换乘两次!上班真是艰难。
时隔多年再次来深圳,酒店的空调依旧没有暖风!
Reviews
1. 墨尔本的从容 {.wp-block-heading}
<div class="db--viewTime JiEun">
Marked 2024-02-01 12:41:59
</div>
<div class="doulist-content">
<div class="doulist-title">
<a href="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30300647/" class="cute" target="_blank" rel="external nofollow">墨尔本的从容</a>
</div>
<div class="rating">
<span class="allstardark"><span class="allstarlight" style="width:80%"></span></span><span class="rating_nums"> 8 </span>
</div>
<div class="abstract">
旅行前功课,有一些有意思的点可以记录,伊索、孤独星球都是澳大利亚诞生的品牌…读的时候觉得这时候一定阶层地位的的人才能看到的澳大利亚。
</div>
</div>
</div>
旅行前功课,虽然没有《西班牙旅行笔记》那么好的功底,还是值得一读,用作者自己的话说:它结合了我对一个城市文化的深度审视,发自内心的喜爱,甚至还有对它未来的一种担忧。
作者从她少年时代看到的一位澳大利亚画家开始写起,有一些有意思的点可以记录:
- 墨尔本是伊丽莎白女王的首相的名字;
- 澳大利亚的首都既不是墨尔本也不是悉尼,是堪培拉;
- 凯特女王是澳大利亚演员;
- 伊索、孤独星球都是澳大利亚诞生的品牌…
读的时候觉得这时候一定阶层地位的的人才能看到的澳大利亚。在网上搜到的关于作者的简介,的确精英:
2. 新国辩-“真爱”是/不是谎言
最近看了
新国辩:哲理辩论2V2丨梁秋阳 马薇薇vs詹青云 庞颖
,关于真爱是不是谎言的辩论,一开始马薇薇发言的时候我就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,到后来又觉得他们根本就是在不同的维度上辩论,并不是针对一个问题的正反面辩论。刚看的时候我站反方,回头慢慢理解,正方的观念是只有爱与不爱,没有“真爱”,而反方的观点是有真爱、假爱和爱。我又发现我站正方了。
和人讨论,其实我是一个固有观念很强的人,有的辩论甚至直接站在了某个角度,很难理解其他的观点,已经是个固执地中年人了!真不好。
3. evermore
虽然看完《泰勒·斯威夫特:时代巡回演唱会》已经很长时间,还是在不断循环《All too well》《Champagne Problem》,并且对演唱会没有唱《exile》耿耿于怀。
《
好久不见,泰勒·斯威夫特
》写道:
的确如之前的猜测,自信和成熟需要运动加持。
4. 做梦时都是OKR没对齐
听了一期 播客 ,本身信息量我觉得一般,这个题目的确很让人想点进去。据说这个大厂叙事和逃离大厂叙事会做一个系列。
在深圳,我有这么一种氛围感:活在Lark上,天天卷文档,言必OKR……
我想回上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