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,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与消费市场,也是世界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。而电影节展作为以电影为内容的文化交流活动,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,呈现出规模化、产业化、精品化、国际化的趋势,为电影观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艺术产品与更便捷的精神交流渠道。
电影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媒介,是反映社会问题、传播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。伴随社会环境、文化思潮的转型,电影艺术开始关注性别议题,女性电影从形式到内容,都更注重女性主体表达,其以女性为叙述对象,反映女性的生存空间、境遇处境与面临的社会问题。
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工作者投入到关注女性、传达女性声音的创作工作中,女性影展也应运而生。
一、中国电影的女性生态
2003年是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的开始,女性进入电影行业,女性导演开始独立开展电影项目,参与各类影展活动,女性电影似乎逐渐“浮出水面”,女性电影指聚焦女性相关的社会话题、探索女性的个人成长、亲密关系,或表达女性主义观点的主题电影。
相较男性导演,女性导演作品中的女性具备更鲜明的主体身份,对电影的表达不再是单一的男性视角。女性电影人往往有着多重身份,她们一方面是电影导演、文艺人士,同时又是母亲、妻子,在电影表达中,她们能够以自身的亲身感受为基础,将自身经验带入到公共空间的创作与交流中。女性导演自身及其作品聚焦反映女性生存的现状,特别是新生代(1970-1989)女性导演,如李玉、徐静蕾、腾丛丛等,其作品表达深受女性主义思潮影响,是当下女性群体内心的真实写照,也是社会文化语境下女性处境的再现。
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,虽然女性导演成绩较过往有所突破,电影奖项与电影票房数据屡屡新高。但2017-2021年电影数据显示,中国女性导演执导的影片仅占总数的9.87%,且影片中聚焦女性议题的作品仅为23.65%,性别差异仍然明显。
数据来源:2017-2021女性电影生态发展报告
由于尖锐的指向当下的性别问题,女性电影也往往面临着拍摄经费少、商业回收低的窘境,与商业片相比,其发行渠道也十分局限。毫无疑问,女性电影的发展仍然十分困难。
二、中国女性影展现状
上世纪七十年代,正值第二次女性运动的浪潮兴起,1972年,第一届国际妇女影展在纽约第五大道电影院拉开序幕,这是女性影展在世界上可以追溯的最早资料。1979年,法国克雷泰尔国际妇女电影节首次亮相,最佳影片的得主是德国著名女导演贺玛·桑德斯·布拉姆斯,她凭借《德国,苍白的母亲》一举成名。十几年后,中国女性导演许鞍华的作品《女人四十》获得该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。
进入八十年代之后,欧美的女性电影节展开始逐渐增多,主要展演女性议题的影片,以及扶持女性电影人为主。时至今日,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一百多个女性电影节展,其中比较知名的有日本“爱知国际女性电影节”、韩国“首尔国际女性电影节”和德国“德国国际女性电影节”等。
在中国,女性影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,一种是在大型电影节展中设立专门的女性篇章,如北京电影节的“女性之声”单元,长春电影节的“女性影展”单元,都致力关注女性身体、内心空间与女性影人。而另一种专门的女性影展,可以说起步很晚,现有资料可考的是2013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国际女性影展,由民间非盈利组织发起,一共举办了3届,现已停办。中国唯一的官方女性影展是2017年11月创办的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,现已举办5届,是亚洲规格最高、参与人数最多、唯一具有电影市场的女性电影节。其他诸如中欧女性电影展、中日女性影展等都可说是昙花一现,尚不成气候。
现实层面,女性影展在电影产业工业化后期,仍然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,这无疑是由女性影人的弱势地位决定的,电影行业目前仍然是资本掌握话语权的产业,性别比例失衡普遍存在。
数据来源:2017-2021女性电影生态发展报告
而学术角度,有关女性影展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,在知网通过“女性+影展”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,仅能搜索到2篇相关主题的文献,这与当下性别平等发展,女性意识提高的整体趋势不符,不利于立足当下多元文化研究,女性影展值得被纳入研究视野。
三、中国女性影展的发展趋势
电影不仅是审美艺术,同时也带有认知和教育的功能,影展是电影集中的意识表现,因此,女性影展的发展,也是性别平等、解放女性等问题的反映,是一个国家与社会文明进步、自信繁荣的体现。中国电影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,女性影展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,其发展趋势也有一定规律:
(一)艺术定位差异化
女性影展是通过展映女性电影,表现女性不断变化的现状和处境。虽然女性影展并不是高举女性本质主义的旗帜,形成与男性主导的电影行业对抗,但女性议题中促进性别平等、抵抗性别霸权的核心不能变。内容空洞、消费主义、维护性别刻板印象的作品不应该成为女性影展的主角,以艺术的眼光挖掘作品、衡量女性影人,才能让女性影展健康发展。
(二)艺术表达与市场的结合
女性电影的主题设置聚焦于女性自身,往往会给人内容风格单一的错觉,特别是将镜头锁定在社会弱势群体,亦会让人以为女性电影只会以非主流为题材、以边缘人物为主角,而女性影展集合大量这样单一审美的影片,会令观众有观影的疲惫感。
实际上,这只是由于女性电影长期受到忽视、女性影展在传播与宣传上未能有效传达电影主旨造成的。女性电影的受众并非只是女性,而女性导演拍摄的电影类型更不局限,特别是不仅停留在青春、爱情等内容上,恐怖片、纪录片、社会片等任何类型的电影,都可以是表现女性成长、女性境遇的载体。
同时,电影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,女性电影的商业价值不能荒废,女性影展只有在坚持艺术价值的基础上,行之有效的助力女性电影与市场结合,帮助影人了解市场方向,让电影具备商业价值,才能让更多的资源投入,从而帮助女性电影与女性影人更好的发展。
(三)流媒体与电影的融合
2020年的“北京国际电影节春季在线影展”中设立了“女性瞬间”类别,通过线上平台传播的方式,扩大“女性电影”的发展空间,有人称其为“女性电影”的春天来了。实际上,互联网与电影的融合越加紧密,在电影工业的各个领域都能看到新兴的产业生态。而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为电影消费主体,特别是疫情之后,“线上影展”势必成为一种新的内容体验方式,网络原住民将成为女性电影在线上的潜在受众群体。如何把握最前沿的内容生产、消费方式,是女性影展必须考虑的问题。
中国女性电影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,在内容生产、传播方式及市场表现等各方面已经初具规模。国家电影政策的调整也将为女性电影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,女性电影从技术到影像,从形式到内容,都将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带来更深远的影响。女性影展是女性电影发展的放大器,如何完善自身体系,帮助女性电影经受住市场的考验,发挥其美学价值与商业价值,如何推动女性电影进一步融入市场环境,助力女性影人在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中获得更高的地位,真正成为中国电影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仍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。
四、案例分析——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
(一)创办背景
山一国际女性电影节成立于2017年,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官方女性电影节。山一国际女性电影节自成立伊始即持续开展女性视角的影片展演,并构建电影交流平台,目前已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四届,展演超过150部影片。
山一成立于第四次女性运动的浪潮中,致力于搭建电影交流平台,展示女性议题在电影中的最新面貌与声音,为电影产业注入女性电影新机能,为文化交流做贡献。山一通过展映、论坛等形式搭建国际交流平台,同时注重对青年影像创作及女性文化的可持续性培养。五年来,山一不仅成为国内唯一的性别议题向影展,更成为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影展之一。
(二)核心理念
“山一”取自“一山一世界”,旨在倡导女性独立追求自我价值。影展的宗旨是:彰显女性力量。
(三)内容设置
影展包括女性电影展映、女性电影人论坛、女性电影创投会、女导演短片扶植计划、闭幕式等版块。
1. 电影展映
电影展映是女性电影艺术发展的展示窗口,来自不同的时代地域、有着差异化风格主题的影像在此相互对话,丰富着女性电影的光谱。女性电影展示了故事中女性面对困境的自由意志,证明出女导演的丰富才华与艺术创造,透过真实的纪录电影把被遮蔽的女性人物重新放到台前,以及反复伸张着的女性主义哲思与立场。
2. 电影人论坛
讨论与分享不仅是电影行业内的议题,而是邀请全社会的思考者,共同碰撞、辩论、对话、批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问题,问题需要解决,解决需要行动。
3. 创投会
山一搭建了扶持女导演与女性议题的创投平台,旨在让电影行业的一线电影人与创作者在此交流,发现更优秀的女导演与更进步的女性题材项目。成立以来,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设立山一创投会,扶持帮助女性电影孵化、融资、推介,目前已有12个电影项目进入制作阶段。
(四)官方支持
主办单位: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 、香棉花影业
指导单位:国家电影局、全国妇女联合会
参考文献:
[1]张静民,陈以锘.女性影展的多维度解析:内涵、范式与空间[J].电影新作,2021(04):136-141.
[2]陈亦水. 在线影展:“女性电影”的春天来了?[N]. 中国妇女报,2020-05-12(006).
[3]史鑫涛.盛开在荆棘里的“花”——从台湾女性影展浅谈女性电影创作思潮[J].戏剧之家,2015(13):126.
[4]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.澎湃新闻.《2017-2021女性电影生态发展报告》.2021-06-10.https://www.thepaper.cn/newsDetail_forward_13033353
[5]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. 2021-10-30. http://www.oneiwff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