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iv>
The Handmaid’s Tale
</div>
<div>
[加拿大]玛格丽特·阿特伍德
</div>
<div>
2020.12.31
</div></p>
这不是一本愉快的书。同名剧集已经相当有名,但读书之前对剧情毫不了解,不存在预设,反而能更纯粹的关注到书本身。阅读本书总让我回想起念书时第一次读反乌托邦三部曲的震撼,本书的成书年代是1983年,致敬奥威尔《1984》非常明显,而和《1984》一样,本书的内容现在也尚未过时。
对于乌托邦的设定,已经可以说非常泛滥,难得有一些新鲜感。本书内容同样也就是极权社会的标配,监视、禁欲、阶级分明,大量的政治和宗教的比喻……等等。因此,阅读的时候不自觉会和之前看过的反乌托邦作品做类比,某种程度上,和石黑一雄的《别让我走》略有点类似,那篇小说把克隆人作为器官捐献的器皿,这里则把女性当成行走的子宫,生育的器皿。
从女性视角出发,这就是本书最大的亮点,值得反复强调,毕竟在同等情况下,女性总是多受一层性别的压迫,本书可以说是为数不多注意到这一点的。作者也通过文中角色强调这一点,比如女主角的妈妈曾说:
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得珍惜生活,她会说。不知道我们吃了多少苦,才换来你们今天的一切。你看他削萝卜的样子。知道吗,就为了争取到男人下厨房削萝卜,有多少女人的生命,多少女人的身体,被坦克碾成了肉泥?
又过去了30年,厨房依旧是女人的天下,事情的改变有限。而作为女性,是不是仍然需要担心一觉醒来,银行户口就这样被作废,一切都灰飞烟灭呢?也许谁也不敢否定。
在叙事上,作者的写法有点像电影蒙太奇,现实与回忆穿插,有时候会显得有点凌乱。书中大段内容都是女主丰富的内心戏,也是侧面表达压抑之感,不能宣之于口,只能深藏于心。整本书说不上有什么激烈的冲突,又处处显得紧张与压抑,痛苦蕴含在日常的絮絮叨叨里。
主角透过丽迪亚嬷嬷之口,说出一些看似寻常,但值得警醒的道理:
所谓正常,丽迪亚嬷嬷说,就是习惯成自然的东西。眼下对你们来说,这一切可能显得有些不太正常,但过上一段时间,你们就会习以为常,多见不怪了。
……
你们是过渡的一代,丽迪亚嬷嬷说。因此最难接受。
因为没有记忆,没有任何其他生活方式的记忆。
最终结局也并没有爆发点,平淡的收场和想象的不太一样。我们畅想未来时,认为明天会更好,所有悲剧的过往都会成为历史,但身在当中是何等煎熬。
我是一心要从这里逃出去的。这种境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。在往日的岁月里,别人在困境中也这么想过,最终都能如愿以偿。虽然方式各不相同,他们的确逃离了苦难,可怕的日子的确终有尽时。虽然对他们来说,那段日子可能漫长得耗尽了整整一生。
当下,“我们生活着,一如既往,视而不见。”也许我们也在这样一段巨变的历史中,这也是我们现在不断鼓励普通人不断记录当下的原因。“每一个被记录下的故事都暗含着一个未来的读者”,有朝一日,也许有人会通过我们留下的这样只言片语,去拼凑我们曾经有过的时代。